千億斤江淮糧倉吹響「集結令」_中國查包養網 

2024年,對於糧食大省安徽而言將是一個新的起點。 一份醞釀許久、系統調研、科學論證的《關於加快建設千億斤江淮糧倉的指導意見》在年初正式出爐。 這意味著安徽將在糧食生產上自我強加壓、主動硬提升。 

“帶動廣大小農戶多種糧、種好糧”,一年多以前,習近平總書記給安徽省種糧大戶徐淙祥回信的殷殷囑託猶在耳畔。 安徽時刻念記,始終把重農抓糧記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推動糧食生產實現“二十連豐”,為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 為落實國家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部署要求,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加快建設千億斤江淮糧倉、勇當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主力軍的戰略部署。 

這是來自安徽的承諾! 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糧食生產倒排工期表! 這份指導意見公開明確到2030年,安徽省糧食產能穩定在930億斤,到2035年,全省糧食產能穩定在1000億斤以上; 全省耕地面積穩定在8115萬畝以上,其中永久基本農田不低於7143.56萬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1億畝以上,糧食主產省地位進一步鞏固,主力軍作用進一步彰顯; 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5%,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8.5%以上; 選育一批突破性糧食作物新品種,優質專用水稻、小麥種植面積佔比達到95%,糧食生產土地適度規模經營面積佔比達到70%,全省糧油加工業產值達到5500億元。 

唯進步,不止步—— 

讓安徽糧上一個新台階 

“我們立足全省糧食生產資源稟賦,對標先進省份生產水平,綜合分析全省耕地面積、耕作制度、品種技術等有利條件,建設千億斤江淮糧倉具有較大潛力空間。 經測算,通過提單產、穩面積、減損耗,確定了最終的數位和目標。 在提單產方面,從耕地品質、品種改良、技術集成挖潛力,還要挖掘穩面積增產潛力、減損耗潛力。 “編制規劃專家組組長、安徽農業大學原常務副校長、知名小麥專家馬傳喜教授說。 

有了規劃,就要有詳盡細化的實施方案。 安徽省直相關部門迅速行動起來,按照規劃分解任務、責任到人。 

農業農村廳牽頭設立工作專班,具體落實千億斤江淮糧倉建設工作。 立足安徽糧食作物單產提升空間大,田、種、機、技等要素綜合增產潛力大,統籌提產、穩面積、減損耗,全面強要求、補短板、提效益,堅決走統籌協調綜合挖掘之路,奮力推動我省糧食生產邁上千億斤新台階。 指導意見共有5個方面、16項重點工作。 為確保落到實處,省政府出臺了建設規劃,實施『良田、良種、良機、良法、優鏈、優農』六大工程,一共安排28個重點項目,計劃總投資6406.9億元。 農業農村廳將會同省直有關部門按照規劃要求,進行清單化閉環式管理、精準發力、務實推進,確保工程如期完成、目標如期實現。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汪學軍表示。 

“2024年,省級財政僅對300畝以上規模經營主體獎補資金這一個單項就達到了3.4億元,同比增長37.2%。 省財政將進一步完善支援政策體系,持續加大投入力度。 進一步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農業科技體系建設、農機裝備補短板、種糧規模經營主體培育、完善糧食作物保險體系。 “安徽省財政廳副廳長張豐透露。 

“水利部門將在提高抗災能力、挖掘農田灌溉潛力方面加大舉措力度。 一方面加快沿淮沿江澇區排澇能力建設,另包養一方面實施現代化大中型灌區建設與改造。 “安徽省水利廳副廳長徐維國介紹。 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廳、氣象局等省直部門紛紛出臺一攬子具體措施,為實現千億斤江淮糧倉做好基礎配套、合力推進。 

“四良”融合,增產有保障—— 

讓糧食主產縣區“名利雙收” 

在春節過後召開的安徽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上,50個被表彰的縣區代表坐在前排,部分縣委書記身掛大紅色的榮譽綬帶一一上臺接受省委書記、省長等省領導的頒獎。 其中壽縣、霍邱縣等糧食生產十強縣尤為耀眼,首次給予一個縣5000萬元的獎勵。 

“重農抓糧只能加強不能削弱,糧食主產省的位置只能鞏固不能淡化。” 安徽省委書記韓俊的一番講話鏗鏘有力。 這一連串的舉措無疑是在向基層一線釋放濃濃的信號:要讓糧食主產縣區「名利雙收」! 

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外的田疇上,種糧大戶程夕兵種的幾百畝小麥長勢喜人。 程夕兵說,去年種的水稻畝產1400斤,小麥畝產超過800斤,這主要得益於小崗村高標準農田改造,“引水上崗”“引淮潤崗”等農田水利專案投用,解決了崗地用水難題,農業生產條件顯著改善。 目前,安徽高標準農田和水利設施建設全面加快推進,計劃到2035年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 

位於黃淮海平原的濉溪縣既是糧食生產十強縣,也是全國知名的小麥制種大縣。 “良種是保證糧食安全的最基礎一環,種業振興責無旁貸。 我們下一步要大力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推行『按圖索糧』和訂單式生產,堅決扛穩糧食安包養網全重任,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持續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實現千億斤江淮糧倉貢獻濉溪力量。 “淮北市委常委、濉溪縣委書記黃韡說。 

春耕備耕當前正由南向北陸續展開。 地處蕪湖的中聯重工生產的耕王系列拖拉機、高速水稻插秧機等農機裝備,正排成“長龍”奔赴糧食主產區及海外春耕一線。 安徽不斷推進機械強農工程,緊扣良機增產、減損雙向發力,重點解決農機“一大一小”問題,加強糧食作物大中型智慧包養機械、小型輕便機械等研發推廣應用,加快推進包養網農機農藝融合、農機農田適宜、農機農信互動,推進製造智慧化、技術集成化、服務社會化、農田宜機化、保障要素化。 

3月下旬以來,水稻栽培專家吳文革每天都在水稻主產區奔波,指導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著手水稻育秧的前期準備工作。 農業科技工作者必須與時俱進。 千億斤江淮糧倉離不開良法的實施,具體包括糧食產能提升關鍵技術、綠色高產高效模式集成示範、科技增產能力條件提升、糧食減損增產建設、專用化和復合復種增產模式示範項目建設,這其中每一方面都需要科研工作者進行關鍵性技術攻關,內容相當豐富,對我們從事基層水稻栽培的專家也提出了新的挑戰。 “吳文革在深入研究包養網比較規劃后感受頗深地說。 

優鏈優農,好糧賣高價—— 

讓廣大種糧人迎來了“春天” 

糧食加工一直是安徽的短板,建設千億斤江淮糧倉也意味著這個短板必須聚力補齊。 安徽省委、省政府為此提出了做好“農頭工尾”“畜頭肉尾”“糧頭食尾”增值文章,提升糧食產業效益與競爭力,實施優鏈工程。 

“這兩年,種糧的政策越來越好,如今再不愁賣糧難了。” 亳州市譙城區種糧大戶聶紅偉感慨地說。 以前他種的糧食多是賣給糧販子,常為一兩分錢的價格吵得不可開交; 2016年開始跟當地的麵粉廠合作,實施了訂單銷售,賣糧的效益得到了保證; 2018年開始與安徽古井集團合作,種植適合釀酒專用小麥品種,收購價比市場每斤高一毛錢。 經歷了這三個大台階,聶紅偉對種好糧越來越有信心。 他說,現在不僅自己種糧食,還與8個鄉鎮的村集體實施了組織合作,由村裡組織大戶和村民共同種植專用小麥,總共種植了5.2萬畝小麥。 對於小麥的田間種植管理,採用綠色優質高效新技術,對病蟲草害採用綠色統防統治、生物防治,減少農藥的使用; 同時通過物聯網監測小麥的溫度濕度,農技和農藝相結合,保證小麥的產量和品質。 專用小麥嚴格遵循統一品種、統一選地、統一田間管理、統一收割、統一入倉,確保釀酒專用小麥的產量和品質。 這樣達到了村民、村集體、企業和合作社的四方共贏。 

春風已經吹綠了皖北平原的小麥。 蕭縣種糧大戶侯孝信每天開著車子在自己種植的1萬畝大田來回「檢閱」。。 “這放在以前不可想像,我一個人竟然能種1萬畝地,而且沒有請固定的工人,沒有購買過1台農業機械。” 侯孝信說,主要得益於流轉的土地都是集中連片的高標準農田,土地平整適合全程機械化作業,旱能灌,澇能排。 加上農機社會化服務的普及,一個電話就能帶專業機械上門服務。 他的工作就是組織協調統籌加監督。 “管這1萬多畝地,我覺得挺輕鬆的。 扣除土地流轉費、購買農資化肥和社會化服務的錢,每畝地的利潤大約在500元左右。 侯孝信坦言,他也不是一個人在孤軍種糧,當地農技推廣等部門的科技特派員經常會上門查看提供農業科技知識及相關培訓,小麥赤黴病防治等重點節點還能有免費防治等政策待遇。 

懷遠縣種糧大戶尚躍則是一個重視資產投入的種糧大戶。 在他的合作社大院裡,各種不同動力、機型的農業機械應有盡有。 “我們最初就是靠著農機起家,國家對購買農機予以大力補貼,合作社從十年前的7台(套)農機迅速發展到今天的150多台(套),覆蓋耕種管收等領域。” 尚躍介紹,得益於物聯網建設,現在的農機在導航狀態下自動走直、實時獲取作業數據,“玉米播種機一行播下來,從這頭到那頭誤差不超過5釐米。 玉米收割機一天能作業300多畝,而普通收割機只有100多畝。 “除了自己流轉種植的幾千畝地以外,尚躍創辦的農機合作社託管了約1.2萬畝地,涉及1000多戶農戶。 

參加完全國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太和縣種糧大戶徐淙祥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小麥苗情,組織農機噴施拔節肥。 “農時一刻不得放鬆,精細化科學管理就是小麥高產的秘訣。” 徐淙祥告訴記者,從去年開始就開始密切關注千億斤江淮糧倉的規劃,這是糧食大省吹響的衝鋒號、動員令,看到這其中那麼多利好政策消息、真金白銀的投入,他感覺到種糧大戶的春天來臨了,更要以實際行動帶動更多的種糧農戶回應安徽建設千億斤江淮糧倉的號召。 

端牢中國碗,裝好中國糧,關鍵在人。 為了啟動更多的農業經營主體,去年開始,安徽開創性地給職業農民評定職稱; 成立了全國首個省級「新農人」協會; 定期召開「『新農人』下午茶「為農業經營主體排憂解難…… 實施優農工程,提升糧食經營主體能力,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效銜接,實現經營主體生產能力優、示範帶動優、經營效益優。 

人勤春來早,安徽的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等農業經營主體正呈現“雨後春筍”和“百花齊放”的態勢,他們將成為千億斤江淮糧倉最有力的擘畫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