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3月27日,茅盾去世后,一些研討者表露茅盾在五四活動和《新青年》影響下,在家鄉烏鎮桐鄉組織青年社團,出書刊物《新村夫》,展開新文明運動等等。
20世紀60年月初,上海組織一個“茅盾材料編纂小組”,由翟同泰、魏紹昌、徐恭時構成,他們分辨來自華東師范年夜學、上海作家協會和上海師范學院。那時他們對和茅盾有關的人,包含茅盾本家叔叔、中學同窗以及相干人士,停止訪問和通訊聯絡接觸,并把采訪、彙集資料收拾以后送茅盾核閱,茅盾在資料上留下批語。那時彙集的這些資料教學似乎沒有公然頒發。
茅盾去世以后,翟同泰以“史明”為筆名,1983年3月在茅盾故鄉桐鄉留念茅盾去世兩周年的《桐鄉文藝》專輯上,頒發《茅盾與“桐鄉青年社”》一文,先容茅盾昔時在五四活動影響下,和弟弟沈澤平易近以及桐鄉烏鎮的一些年青人,配合組織一個“桐鄉青年社”,出書一種不按期刊物《新村夫》(油印,由茅盾擔任編纂),倡導新思惟、新文明,否決舊文明、古道德和處所惡權勢。翟師長教師說:“不外這時的‘桐鄉青年社’社員未幾(只要十多人),影響僅及他的故鄉烏鎮一帶。《新村夫》只出了五、六期,就復刊了。”翟同泰還表露昔時茅盾他們的桐鄉青年社,1922年已經在嘉興煙雨樓開過會,1923年在桐鄉辦過暑期演講會,后來,桐鄉青年社由於重要骨干茅盾、沈澤平易近他們黨內任務忙碌,得空顧及桐鄉青年社的工作,加上其他成員中,對運動的政治風險懼怕,所以“桐鄉青年社”就無疾而終。
上世紀60年月,茅盾答覆翟同泰《新村夫》為何無疾而終題目時說:“重要緣由為:1、我在上海不克不及統籌此事;2、此事乃賠工夫賠錢的,熱情者未幾,我那時靠薪水養家,賣文買書,也有力出錢找專人來辦這件(事),其余諸人都不願分攤所需支出(第一期的《新村夫》的印刷費是我掏腰包的);3、楊朗垣、李煥彬都是桐鄉城里人,在桐鄉時多,但他們唯恐染上‘過激’的顏色(那時在處所軍閥看來,《新青年》是過激派,像《新青年》似的宣傳平易近主主義,也是過激),不克不及在本地混下往。如許就沒有人來幹事了,也就‘無疾而終’。”
茅盾的回想,基礎上是對的。可是,那時的《新村夫》刊物究竟是鉛印仍是油印?假如有舞蹈教室,那么,這個刊物在哪里?
上世紀80年月,我們都盼望找到這個刊物,以證實翟同泰他們在60年月采訪結果的價值。茅盾兒子韋韜師長教師1985年2月21日給我的信中還說:“《新村夫》的搜索任務難度很年夜,因那時印數太少,又事隔60余年。要清楚浙省那些藏書樓是束縛前的老館演化來的,只要這類館還能夠加入我的最愛。別的,文革的檢查冊本中,也有能夠夾進一二私家加入我的最愛的。總之,這刊物生怕是桐鄉最早的口語刊物,從其文物角度講,意義嚴重。”茅盾的親戚陳毛英在浙江藏書樓任務,1985年,他在浙江藏書樓找到第二期的《新村夫》雜志。
這是昔時茅盾研討的嚴重發明。
浙江藏書樓加入我的最愛的鉛印《新村夫》第二期,1919年10月1日出書,新村夫社編纂、刊行。雜志設有“通論”“鄉事評論”“鄉譚”“新文藝”“知識”等專欄。此中有:雁冰的《我們為什么唸書》《自豪》;澤平易近的小說《白癡》《阿文和他的姊姊》以及澤平易近的翻譯小說《曼那特約翰》和知識欄目里連載科普作品《動員機》;辛漢的《我們的道賀吊孝題目》;鄉愚的《小學教員》;“非非投稿”《男子花邊傳習所》《往偽》;沈心存密斯的《妊婦須知》等。
從版權頁上看,編纂者、刊行者都是“新村夫社”;代售處“桐鄉桐鄉病院,新塍、濮院等處”,訂價銅元五枚。版權頁上還有一條“本社啟事”:“本社社員盧樹森(號奉璋)于上月哥倫比亞船赴美,前已得有盧君來信并附有通訊址,照錄如下:……”盧樹森是茅盾表叔盧鑒泉的兒子。
第二期《新村夫》目次里,還預告了第三期內在的事務目次:《什么叫做教導,什么叫做黌舍》(辛漢);《赴美途中日誌》(乙廠);《神奴兒》(雁冰);《本鎮創辦電燈廠題目》(雁冰);《人究竟是什么》(佩韋)。
從第二期《新村夫》看,當事人講座場地回想的“桐鄉青年社”,應當是“新村夫社”。是不是后來改為“桐鄉青年社”?此刻還沒有什物證實。並且,由此看,記憶中的油印《新村夫》估量不存在。
可是,此刻看到第二期,確定還有第一期,應當還有第三期。
第一期在哪里?它有哪些內在的事務?還有沒有其他關于《新村夫》的信息?上世紀80年月以來,筆者一向在持續尋覓,前幾年已經到浙江藏書樓查找館躲的平易近國書刊目次,既沒有找到第三期,也沒有見到第一期。
前年,我在查閱舊報刊時,在1919年10月4日《時勢新報》上,看到“學術界新聞”一欄里,赫然有一則《新村夫社新聞》,細心瀏覽,居然是沒有找到的有關“新村夫社”的新史料!
《時勢新報》上的這則新聞,把新村夫社的主旨、目標、精力表達得非常明白,並且文字佈滿反動豪情,瀰漫著“五四”和《新青年》精力。彌補了茅盾年青時代組織“新村夫社”的內在的事務,並且《新村夫社新聞》的后面,還附有《新村夫》第一期的要目:《告村夫》;《我們的水龍會》;《老實名城》;《西門的爸爸》。知識:《不爭氣的山公》。如許,《新村夫》雜志的一、二、三期的要目都有了。
本來,“新村夫社”是青鎮(烏鎮)一批青年1919年寒假倡議成立的。成立之初,有十四個烏鎮年青人,重要骨干有沈雁冰、沈澤平易近、王敏臺、盧樹森、蕭覺先等等。新村夫社是“以開闢村夫常識,評論鄉事,先容世界今世思潮為主旨”的社團。其主旨:“只是個‘進’字。輔助人家進,本身也盡力求進。我們新村夫的眼里,只認得同是人類,應當同等,非論貴賤,非論新舊。我們認定了光亮的道路,大師臂挽著臂,手牽著手,挺著胸脯一齊走往。走不動的,我們應當扶他,盲了眼不熟悉路的,我們應當引他。”
還提出,“我們新村夫的精力一直不懈”“有一秒鐘的時間,有一分的力,就做一分事。我們新村夫所崇奉的只是真諦。舊也好,新也好,只需是真諦,我們都崇奉”。
最后,這則《新村夫社新聞》號令新村1對1教學夫:“我們只要靠本身往做了!來呀來呀!挺起胸脯、手連著手,年夜揺年夜擺走往,掃出一條路來,讓后來的人走。”
顯然,此時的沈雁冰、沈澤平易近他們,曾經深受《新青年》和五四活動的影響,決計“掃出一條路來,讓后來的人走”!
附:學術界新聞
新村夫社新聞
桐鄉青鎮此刻辦了一所新文社,以開闢村夫常識、評論鄉事、先容世界今世思潮為主旨。他此刻社員只十四人,都是吃力貼錢的干文明活動,他們并且辦一種《新村夫》雜志,第一期曾經出書。他所表白的主旨和立場如下:
我們新村夫的主旨,只是個“進”字。輔助人家進,本身也盡力求進。我們新村夫的眼里,只認得同是人類,應當同等,非論貴賤,非論新舊。我們認定了光亮的道路,大師臂挽著臂,手牽著手,挺著胸脯一齊走往。走不動的,我們應當扶他,盲了眼不熟悉路的,我們應當引他。我們新村夫的精力一直不懈。我們很了解前程有阻力,也許竟有風險。我們也很了解,或許到得半路,我們的才能要辦不了,可是,我們都不怕這些,我們老是做我們看見光亮殘暴的前程,只應輕輕的笑。我們不限制什么時辰定要到,我們也不由教學於半路上的阻力生革命,外界一切力都和我們不相關。我們只是沉著果斷的向前走。有一秒鐘的時間,有一分的力,就做一分事。我們新村夫所崇奉的只是真諦。舊也好,新也好,只需是真諦, 我們都崇奉。我們要張開眼來認得這真諦,用頭腦來辨這真諦的意義。我們不愿閉了眼,豎起耳朵往聽人說,這是真諦,那是真諦。我們新村夫批駁事理的尺度只是個客不雅的。就是從這事產生的後果 往判定這事的長短。不愿師心自用,拿本身的心來做尺,往量萬事的短長。
以上講主旨和態變也完了。我此刻把所講的話,結總起來說幾句,當個撮要即是:
(一)社會的最基礎在小我。所以,改進社會應當先從改進小我做起。社會是合有數小集團而成的。所以,促進小集團的水平,便是促進社會的水平。這是從社會一面講來.我們留意村夫常識,辦這《新村夫》的第一層次由。
(二)退一個步驟講,從私一方面講,混濁的社會很難發生超人。超人在 混濁社會里,也要受污。周遭的狀況的良否,關系于小我的生涯。欲保小己的好處不成不并顧年夜己的安危。所以,從切己短長看來,村夫的常識的生涯,也不成不留意,這是勸大師留意我們新村夫的第一個來由。
(三)我們新村夫的主旨是助人進,己亦進,對人應有同等的目光,幹事應有不平的精力,崇奉的只是些自知其真意之真諦,抱守的是客不雅的批駁方式。
我的話就盡于此,我們的兄弟姊妹呀!起來,起來,了解一下狀況這是什么世界?什么社會?我們以前各種靠人的盼望都掉失落了!我們只要靠本身往做了!來呀來呀!挺起胸脯、手連著手,年夜揺年夜擺走往,掃出一條路來,讓后來的人走。
先容新刊
新村夫第一期要目
告村夫
我們的水龍會
老實名城
西門的爸爸
知識:不爭氣的山公
總刊行所:桐鄉青鎮新村夫社
訂價:每冊銅元五枚
(原載《時勢新報》1919年10月4日第12版)